第232章 草药工坊-《挽明:从在野侯爵开始》
第(1/3)页
杞县适合发展大蒜、芝麻和草药产业。
此地北部以黄泛沙地为主,不适合种植粮食,但是可以种植大蒜,以及即将引入的美洲花生。
大蒜此时已是杞县特产,以后再引入大面积花生种植,一定能化沙为宝。
虽然没有花生,但杞县南部和南边多个县,种植了大量芝麻。
既如此可先建立草药、大蒜产业,开设分工合作的研磨加工的工场手工业,计划不用小作坊式的原始办法生产,那样效率太低,他要采用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制药。
准备芝麻采购渠道,不久后再拓展芝麻酱产业。
尤其是把杞县作为药材种植、收购、加工核心区,以及酱料产业基地。
王宏宇带领秦灵等进入杞县县城,先在县衙做了登记,然后开展调查研究,寻找开发草药、大蒜酱的合伙人,以干股的形式参与开发。
所谓合伙人,无非是处理与地方上的一些事物,其实官吏与原本经营这方面农场的地主最为合适,这样就能在征收土地、税务、劳务、与地方之间的关系上减少麻烦。
杞县官吏先鄙视和警惕王宏宇一行,尤其是一个穆知县的刘师爷态度跋扈,根本不拿正眼看这些外地来的商人。
王宏宇先在商业主街买下一处临街产业以展现经营的实力,让一些吏员觉得可以合作。然后那个穆县令的刘师爷依旧目中无人,被接下来进入县城的图书馆和浑河军啪啪打脸。
县令穆易之被王宏宇的图书馆和浑河军惊到了,按照大明律列武将和军队离开原住地必须经过朝廷许可,移师过境只要进入府县城就要第一时间到府衙、县衙报备。
一来怕引起地方骚动,二来地方要为军队提前安排饮食住宿,地方还有义务为军队提前准备粮草,这样的大事不可能不派人来县衙报备。
县令穆易之叫来刘师爷问他军队入城前是否提前来县衙报备,师爷想到前天正和一个相好的私会,衙役来报有个军人报备,刘师爷没听完就把衙役打发走了。
刘师爷心想兵卒不懂的礼节,一定没有见面礼,否则衙役肯定把见面礼带来了。早把这事忘记了,更不会把军队与商人联系起来。
刘师爷不在官吏序列,他只是个落魄书生,与穆县令是雇佣关系,此生已经无望进入官场,他只知道捞钱,在杞县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穆县令从登记处看完登记手续,才知是天启器重、百姓称赞的那个参将王宏宇。立即为浑河军准备食宿,备下军队后续粮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