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左右是两队身披白盔白甲肩抗丈八长枪的护灵武士;十六名身高体壮身穿白色孝服的军士抬着周敦吉的大红棺椁居中,上面罩着围帐。 直到护送队伍远去,百姓仍然长跪不起,悲痛之情即便是万历皇帝、泰昌皇帝驾崩也不曾出现。 十里长亭早有人备下茶水、干粮,大车小车停满了官道两旁。这是另外几波送行的队伍远远等候,他们早已知道通州街道已经布满了送行的百姓。 小舅刘若愚和孟彪等人来送行,带了许多果干、肉脯等吃的,以及轻便的小自鸣钟。 孟彪还派了十几个值得信赖,经商能力不错的心腹跟着王宏宇走。 艾友芝前来送行,嘱托尊师邹元标的意思书院会一直为他打开。守护好西南,对付奢安两家土司。邹元标在朝廷会对此事给足够的支持,也乐于培养实干的官员,一同振兴大明。 不再逗留。 王宏宇等人立刻出发,几十人便装骑马在前,流动图书馆居中,浑河军抬着周敦吉棺椁殿后。 第二天一早,王宏宇就如期抵达保定府。 保定城外满是平原,此时正是小麦即将收割的时节。 此时水稻因温度、用水和育种原因,还没有大面积推广到黄河以北。 玉米、红薯等美洲作物,被艾斯板鸭人带到吕宋后,又被引入福建、广东、广西。逐步选种适应,要到河北的话还要经过相当长时间。 北直隶中部南部,包括保定在内的地区,实现一年两熟种植,一般是初冬种冬小麦,夏季收获。然后种被通称谷子的粟,深秋收获。 此时城外一望无际的田野里,许多辛劳的农民收获小麦,种下谷子。 这一场面在京城以北很难见到。 因为小冰河时期寒冷,北直隶的靠北的地方,冬季太冷种不了冬小麦,只能等到春季种下春小麦,到秋季收获。 所以只能一年一熟。 这也是不适合选择关外,开设第一个根据地的重要原因之一。 经济基础才是关键。 仅凭当地一年一熟,亩产二百斤,很难供养数量足够的脱产兵。 没有海运的粮食,没有朝廷陆路运输,关外只能以半耕半战的兵马为主力。 然而不脱产的兵马,已经不能适应晚明到明末的残酷挑战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