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章 镇反-《汉儿不为奴》


    第(2/3)页

    唐王细一琢磨,周士相所言未必无道理,加上潘应龙委婉提醒唐王,他刚监国就有大臣聚众于行宫冲击宫门,此事往大了看也可视为张孝起他们对唐王有不轨之心;往小了看也是张孝起他们干犯礼制,于君无礼。于是唐王怒火稍息,他也不想将此事闹大,遂以答应周士相召集内阁宣布平反绍武帝为条件,换取周士相不得大开杀戒的承诺。

    自己的最终目的得逞,唐王又好言相劝,周士相亦不能不无表示,表示对于所捕之人,无官职者又无作案前科,可以罚银了事;有为非作歹前科,又于事件当中趁乱抢劫,打砸破坏之人,则交由广州府审明定罪,罪重者依律重治,罪轻者往佛山铁矿服苦役;有官职者则由周士相命人详加审讯,确认无通敌、无谋逆之心者,可交由唐王落,余者由军帅府审明罪状之后再行定夺。

    唐王知这是周士相的底线,想到张孝起等人毕竟也是煽众闹事,矛头直接对准周士相,不给周士相一个交待也不妥,当下便也妥协,同意这个处置。

    从行宫回来后,张安却立即来见,禀报说军情司在审讯过程中现参与闹事的百姓当中有不少是会道门分子,而士绅之中亦有此类人员存在,不少还是当地秘密结社的道门主持。

    周士相命人将汪士荣找来,将张安所报之事告诉汪士荣,另外将前番各地的奏报也说一些,大意是朝中和地方还广泛存在对太平军不服的旧势力、清军奸细及土匪和在乡间活动的清军散兵游勇,这些人在远离城池、乡镇的山区和交通不便地区活动猖獗,各地太平军和地方保安队虽多次清剿,但却不能彻底消灭这些势力,一旦他率太平军主力北伐,后方很可能会因此生乱,故想听听汪士荣有什么好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

    汪士荣没想到周士相会特意征询他的意见,甚是激动。思虑片刻后提出了一个十二字方针,即“诛恶、囚随从、迁诸生、释愚民”

    汪士荣先建议对抓捕的那些地主士绅,可分批交还地方,由地方察明其于伪清时期有无通敌行为,若有,则以汉奸罪名斩杀,其家直系男丁概以通敌罪论处。若无通敌行为,则由地方管束,命乡村监督,未经允许不得离家。

    而对那些因为中举却得不到官做的读书人,汪士荣的建议是将这些人送到安南去,授予他们在安南的大小官职,如此既可让这些人为军帅府效力,又可得官做,还不让他们在国内牢骚,历练些年总会出些人才。

    至于官员,汪士荣的意见很明确,有唐王在,把人杀了肯定不好。但又不能不杀上一批,否则这帮人不知畏惧,下次有机会说不定还会添乱。故当将为的官员交军情司处置,坐实他的通敌罪名,杀上一批,如此才能让余下的官员认清现状,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周士相听后觉得汪士荣的办法不错,命人找来张安,给他一份名单,让他往韶州去一趟,请大清的广东提督帮忙坐实闹事为官员的通敌罪名。当然,如果军情司直接查出有官员暗中通敌,那自然不须多费手脚。

    针对周士相所提出的会道门分子、土匪**细等问题,汪士荣又提出了一个整肃镇反计划。

    按汪士荣的计划,镇反分三个阶段,今年即永历十三年七月至十月为第一阶段,在两广范围内进行内部肃反,清除地方官府内部不坚定的摇摆分子,重点是那些前清降官。同时在地方驻军和地方保安团队中也要开展清查,大规模动百姓检举揭那些暗中和清军、会道门分子有联系的官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