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帝国时代-《决战大洋》
第(2/3)页
钟成已经再无谈话兴趣,起身道:“告辞了,主席。”
林婉芸坐着不动,等他走到门口,忽然道:“能不能告诉我你的名字?”
“钟汗青,我只是一个普通得再普通不过的平头老百姓,可以任由政府宰割不敢还手的贱民。”
一夜之间,林婉芸还来不及反应,整个中央政府的脸都变了,本来熟悉的脸虽然还是那样熟悉,但他们不再对她毕恭毕敬,而到了年关,各大军区、战区长进京述职,却报告的不是军区建设情况,而是老百姓的民生维艰。苏门答腊岛总督陈卓在海外已经待了十多年,按理说该换人了,避免造成割据现象,这次进京述职他就自动请辞,并推荐主席秘书长谢海阳接任。
谢海阳有没有能力不重要,关键的是他乃元心腹,值得信任,在海外任职相当于古代“裂土封疆”的王侯,必须找一个信任的人才行。
林婉芸同意了,没想到谢海阳刚刚接到委任书,并赶往广州,在广州湾登船的时候,政变生。
这一次政变比曾经的明帝国转变为共和国还要突然,还要温和,一点儿血都没有流,林婉芸被以三军总参谋长刘诚志大将为的军人兵变囚禁,随即中央政府的高层皆表示“无任何异议”,然后进京述职的地方大员,包括政府一把手、军事一把手以及当摆设的地方议会一把手,全都向刘诚志组建的过渡性临时政府宣布效忠。又是一次政变,上一次政变中国从帝国转为共和国,这一次又从共和国转为帝国,是倒退,还是进步?
都说帝制是落后的政治制度,但为什么能延续数千年而不倒?因为老百姓需要一个看得见的领导者,需要一个精神信仰,自从政党出现,政党便代替了皇帝成为老百姓新的信仰,但不可否认,中国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改革,难道真的将老百姓改造成“新新人类”了吗?
这是不可能的,思想如果那么容易改变,英国会用了几百年的时间来实践开启民智,走上宪政之路?
刘诚志大将对外宣布,中华联邦民主共和国更名为华夏帝国,简称“华”,并请朱明皇室的天和皇帝朱清严登基,重新树立新秩序。恢复帝制当天,就有全国各地的学生进行游行示威,愤怒地指责“帝制乃倒退,是开历史之倒车”,要求政府立即回归共和,可惜,自古掌握话语权的都是一小部分,学生们可以愤怒,但无济于事,他们左右不了政府的决策。
刘诚志见事态严重,想调兵镇压,在南京的朱清严阻止了他,并表了他一生中最为著名的演讲,因为地点是在雨花台区演讲的,故称“雨花台讲话”——
“先,我们需要明确帝国的定义,古代帝国谁都知道,一个皇帝,一群大臣,然后治国,治得好就是治世,治不好就是乱世,然后改朝换代。新世纪帝国是一个崭新的国家,不同于古代王朝,我们走的绝不是曾经走过的路,历史轮回,中国重新变为帝制,这是不是又一次历史的重演?
“在回答之前我想先说一点,中国的民众确实受儒家糟粕的影响很深,中国民众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很缺乏民主的思想,但这并不是最根本的原因,我们的制度并没有所想的那么先进。相反,无论是帝国,还是共和国,它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它是有一定的病态的。
“先您要看到的是,无论是我们读到的各种不公平社会现象,你读到最多的是什么?无非是媒体曝光之类,全国震动,影响极坏,惊动中央,领导指示最后再解决的,中央的政策是中南海政策,有些一入地方既走入死胡同,这种政策与实践链条的断层,弱势群体生命财产安全无法通过法律渠道得到保障,难道不足以说明我们的制度在某种程度上生病了么?
“我觉得美国的民主意识相当强,但是别忘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美国从来就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那片土地本来就由移民开垦,它一开始的精神就是冒险、探索与创新。美**队不是没有开枪射杀过示威游行的群众(1877年铁路工人大罢工),美国也有过野蛮的“强制拆迁”(183o年代开始实施的“印第安人迁徙法”),美国煤矿工人也遭受过层出不穷的矿难,美国19世纪末也存在普遍的‘买官卖官’现象……可以说中国今天很多引起大家愤慨的事美国都经历过,美国已经建国23o多年,而中国经历了太多困难,一次次的倒下,虽然在二战中崛起,共和不到十年,结果重视的又不是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又怎么能得到民心支持?
“制度是需要逐步改良的,而不是一口吃成个胖子,美国的伟大不在于它的历史没有污点,而是它的国家机器在‘制衡’这一方面做的太好了。这恰恰是中国缺乏的,我们的制度有太多需要改善的地方,因为核心权利缺乏人民的监督,或者人民不敢也不知道怎么去监督核心权力的运作。你能想象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议会议员,包括很多基层的人民当面对财务部长达几十页的大堆专业词汇的预算表的感觉吗?这就是细节问题,哪怕是像美国权力制约的这么好的国家也是有权力制衡失灵的时候,别忘了他们的奴隶制曾长期得不到解决,3k党甚至猖獗一时,惨绝人寰。
“包括西欧很多国家的民主改革也是存在一定偶然因素的,比如英国,如果不是当时的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势力刚好相当,谁也掰不下去,不得不找国王这个制衡点;如果不是那场红白玫瑰战争把封建贵族的势力消灭殆尽,说不定今天的英国就不存在了,而是四分五裂了,包括现在爱尔兰岛的人还是不属于英格兰岛的人。
第(2/3)页